4把打开“融资租赁业务经营”的金钥匙
从我国头部的千亿租赁公司融资体系分析来看,他们均具有独立、多元、立体的融资体系,从而支撑其业务规模和杠杆倍数(风险资产规模和净资产的比率)明显比腰部租赁公司大得多。因此,租赁公司能否做大,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多元化的融资能力、是否能够凭借其在资产领域的独特布局和资产质量获得金融机构的认可、是否在融资时能去股东担保。业内头部的租赁公司,均建立了包括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渠道和能力,从银行、同业、资本市场等处获得了广泛深入的金融支持。
首先,当地银行仍然是租赁公司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起步期,租赁公司需要大力拓展本地法人金融机构资源以及其他(全国性大型)银行在该地的分支机构的金融资源,利用他们对大股东的授信和担保来开展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可以争取银行单独的流动资金贷款或者租赁公司应收账款质押、应收账款保理进行融资。
其次,打开视野,与一些风格比较激进的能跨区域开展业务的银行建立联系,争取取得外来的授信。
第三,综合采取与金租、央企租赁等大型公司的转租赁、租赁同业资产转让、联合租赁等方式来滚动获得业务发展所需资金。
第四,适时拓展信托等非银资金来支持高收益项目。
第五,租赁公司融资发展的目标是去股东担保化。通过做实做优底层资产,逐渐实现以资产融资而非以主体信用融资,逐步摆脱对股东担保授信的依赖,走上独立融资发展道路。
第六,稳健安全的大型租赁公司还可拓展保险、养老等基金的资金合作。
第七,以租赁形成的优质应收账款,通过发行ABS、ABN进行融资。既得到政策的广泛支持,同时也会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资本市场将是租赁公司运营资金可持续的供给渠道。
第八,租赁租赁发展到成熟、稳定阶段,可以采取发行公司债、企业债、境外债等多种直接融资手段,彻底打通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通道。
第九,通过公司上市补充资本。
直租和设备类租赁是中国融资租赁的短板和痛点;也是集中展现融资租赁转型支持实体经济的关键指标。
直租对(中小)企业来说,可以更少的资金撬动更大的设备投入,方便其将资金更多投放在研发和市场开拓环节。同时,租赁公司持续地采购同类设备,一般有一定的商业折扣或购买价格有一定的优惠,同时很多厂商还同租赁公司签订有回购或者二手设备销售合同,因而在企业出现违约风险时,能提前处置资产,降低违约损失。另外,直租保证了客户的资金用途,规避了回租业务中企业资金用途不明确、不便跟踪把控的难题。直租业务不像回租业务单笔额度大,提款快,环节少,要不厌其烦,有耐心才能扎扎实实做好直租。
根据世界租赁发展趋势看,设备租赁是全球租赁的趋势,也是中国社会资金普遍充裕后的必然选择,更是监管评级的监管导向。融资租赁的长远未来只能是建立在与设备紧密结合的优势上,而不再是血拼资金量和融资成本。因此,作为一家新设立得租赁公司,站在巨人的肩上,不走过去发展模式的弯路,后发赶超,加大设备租赁的关注度,既建立自己的产品、业务品牌口碑,又与设备厂商紧密联系,以第三方租赁与厂商合作,推进厂商租赁,供应链产业链租赁模式,努力将设备租赁提升到行业的前列。
先近后远是业内成功发展的惯例:先集团内,后集团外;先本地,后外地。特别是大股东集团内业务风险可控,对初创团队积累项目经验有一定帮助;集团外市场化业务拓展对业务资源、尽职调查、风控能力有较高要求,能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团队的专业化水平。
我们以四川科技城绵阳市的情况为案例来分析:
1、锚定科技企业,打好科创租赁品牌,做好租投结合服务
科技城绵阳市提出,要健全梯次培养机制,完善以升规培育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际级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工业大企业大集团为主的“四库三台阶”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市经信局最新数据显示,绵阳市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62户,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3户。绵阳市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规模“双提升”行动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涌泉计划”,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重要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租赁公司可为这些企业的融资和设备投资提供专业服务。考虑到省内众多的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群为本地租赁公司开展租投联动提供了广泛的目标客户基础。
2、围绕园区标准化厂房和园区产业链做好融资租赁服务
围绕(城投类)股东的相关业务及上下游关联企业、股东的合作伙伴,开展与之相关的融资租赁业务,包括园区业务、标准化厂房业务、园区入驻企业及产业链融资租赁业务等。
2022年6月,绵阳市出台了《绵阳市支持园区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旨在进一步深入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推动园区走特色化、集约化发展路子,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其中包括: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大力培育激励优质企业、多措并举促进招大引强、支持园区特色发展、鼓励建设标准厂房。绵阳市目前市级园区有15家,每个产业园都有准确的定位,有自身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同时绵阳市大力推动“镇园之宝”和“产业健全强链补链”建设,这为绵阳本地的租赁公司开展业务活动提供了丰富的业务资源。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园区内实现了产业集聚和产业集中,是“链主”和上下游企业共生共长的物理场所。
本地的租赁公司可以和园区开发企业合作,开展标准化厂房的融资租赁业务,助力盘活资产;同时,由于园区内企业的经营数据(包括水电气费、税收缴纳)易得,数据真实性得到保证,租赁公司开展业务有准确的数据支撑,可以方便租赁公司围绕园区内的“镇园之宝”开展产业链融资租赁服务,为“链主”上下游企业提供方便快捷、专业灵活的金融服务。
绵阳市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制造业企业,实行“领航计划”“涌泉计划”“登峰计划”等差异化培育战略,正加速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企业发展格局。本地租赁公司更方便同这些企业接洽,构建租赁名单库,形成研判一批、储备一批、执行一批的分层次的项目库;同核心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其链主身份为其上下游企业增信,为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租赁支持,为稳链固链强链延链提供金融支持。
3、新基建融资租赁
新基建是目前稳增长、经济托底的重要抓手。绵阳市政府要求,以大力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改造提升汽车、化工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5G、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推动5G蜂窝通信模组产业化项目、基于物联网+5G融合智能终端产品研制及产业化项目等配套器件、模块、材料等支撑产业项目建设,形成产业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循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本地租赁公司可以和绵阳区域内的国有企业合作,在智慧城市(包括智慧路灯、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政府、智慧教育、智慧社区平台等)、充电桩、数据中心和算力基础设施、储能等方面开展新基建融资租赁业务。
4、围绕绵阳市现代产业发展方向开展融资租赁
《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包括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构建“6+6”先进制造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6大重点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6大创新产业包括5G、新型显示、智慧家庭、新型功能材料、北斗卫星应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
《绵阳市集中精力大抓工业24条措施》中提出要重点打造支柱产业,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重点支柱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力争2025年营收突破3000亿元,装备制造业力争2025年营收突破1200亿元,先进材料产业力争2025年营收突破800亿元,新能源与化工产业力争2025年突破500亿元。
本地租赁公司要在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中加大业务拓展,同时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要求,利用融资租赁手段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如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技物流产业园)、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引导支持重点企业加快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持续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智能园区)。
租赁公司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进一步拓展业务半径。可以考虑在外地中心城市建立分子公司或者办事处,一来帮助获取业务资源,二来获取资金资源,三来获取信息资源。
新设租赁公司要积极参加全国性及地方性的融资租赁协会,与同业加大交流力度,学习借鉴同业的创新融资及业务拓展思路,扩大自己的朋友圈;择机参加一些产业宣传会和产业协会,扩大公司在圈内的声誉,为业务的拓展奠定根基,构建在行业租赁上的资源、渠道和经验;尽早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提升在金融市场的品牌和形象;有限聚焦,集中资源在某些专业领域,在专业化方面形成行业共识和品牌(如狮桥租赁形成卡车融资租赁的行业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