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融资租赁创新案例公布
前 言
01 通过"1+N"融资模式服务新建光伏项目
一、案例简介
A能源公司拟投资建设光伏项目,建设规模200MW,总投资金额6.2亿元,项目资金需求大、工期紧张。华电租赁了解该情况后,开拓创新,采用“1+N”融资模式开展融资租赁直租业务,既解决项目公司资金需求的燃眉之急又能满足新建项目对融资成本控制的要求。
二、创新点
“1+N”融资模式具体为,华电租赁开展融资租赁直租业务,一年后承租人可以选择是否延续该笔租赁业务,承租人可将租赁期限扩展至15年,转为常规直租业务重新定价;也可根据银行为华电租赁提供的保理资金成本报价调整租赁利率。
三、应用价值
1+N”业务模式成熟,便于推广,适合项目建设期有紧急资金需求的情形。一方面可以根据承租人实际情况满足短期内的资金需求,或提供项目建设运营长期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可以更灵活匹配项目融资成本需要。
02 光伏发电"直租+投资"融资模式服务项目
一、案例简介
天津A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项目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装机15.6万KW,共有4.5亿元资金需求。华电租赁了解到光伏发电项目融资需求后,第一时间开展服务,跟进电站资金需求具体金额、所需时点,根据电站建设进度倒排业务推进进度,确保资金按时到位。完成项目前期尽调后,华电租赁通过了4.5亿元的信用额度审批用于项目建设。截至2023年初,华电租赁已投放1.3亿元用于该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由华电天津分公司对项目公司完成收购,通过“直租+投资”模式实现华电租赁、项目公司和华电区域公司的三方共赢。
二、创新点
华电租赁提前锁定绿色项目资源、及时提供资金支持、确保项目工程进度、配合完成项目收购。华电租赁充分发挥决策便捷快速优势,通过产融结合方式,助力集团公司绿色转型,支持节能环保与新能源业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三、应用价值
华电租赁在全国各地开展新能源项目的融资租赁业务,由华电租赁先行提供资金支持,当地的华电区域公司后续收购。融资租赁在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节能环保与新能源业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此模式在新疆、天津、江西、山西、内蒙、甘肃等区域都有成功案例。
03 利用区块链技术支持小微企业绿色发展
一、案例简介
承租人A新能源有限公司计划于山东省内一家国营农场续建一座备案装机规模为5.9MW的农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承租人根据需求,向华电租赁申请共计1708万元设备融资款,款项用于向B公司采购光伏设备。对此华电租赁联合中国工商银行,积极扶持小微绿色能源企业,创新使用中国工商银行电子供应链数字信用凭据对B公司支付设备采购款,B公司收到数字信用凭据即可进行提现操作,实现当日货款到账。
二、创新点
华电租赁利用电子供应链数字信用凭据为绿色电力行业提供资金支持,凭据签发期限最长12个月。
三、应用价值
电子供应链数字信用凭据融资,全程线上进行操作,方便快捷,凭据签发期限最长12个月。华电租赁大力推广中国工商银行电子供应链数字信用凭据应用,对于付款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优先使用。
04 300MW一次调频平价上网风电示范项目
一、案例简介
A县300MW一次调频平价上网风电示范项目位于国家“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的松辽清洁能源基地,该项目为吉林省内首例风电场一次调频项目,项目规划容量300MW,一期项目建设100MW,拟安装32台单机容量3.0MW和2台单机容量2.0MW的风电机组,预计使用年限25年,对提升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具有良好示范作用。国网租赁为该项目提供直接租赁融资服务,融资金额5.9亿元。该直租项目采用建设期内分批次付款、竣工决算后一次性起租的方式,融资比例除主要设备外达到了整体投资的80%,承租人无需将设备部分和建安工程部分分别融资,保障了承租人按照常规方案开展工程建设,提升项目整体效率,在未来新能源直租业务中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有力推进双碳进程。
二、创新点
一是该直租项目采用建设期内分批次付款、竣工决算后一次性起租的方式,承租人无需将设备部分和建安工程部分分别融资。二是以融资租赁服务“双碳”战略,为能源电力行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有力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和电网特高压建设发展。三是为风电一次调频技术的突破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有力推进国家电网升级,提升电网的安全可靠性。
三、应用价值
承租人无需将设备部分和建安工程部分分别融资,保障了承租人按照常规方案开展工程建设,提升项目整体效率,在未来新能源直租业务中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
05 创新绿色租赁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一、案例简介
国网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通过融资租赁服务整县分布式光伏建设助推乡村振兴。A县的“分布式光伏+电采暖”直租项目金额合计1581万元,是央企融资租赁公司在扛牢服务行业低碳转型责任,优化创新清洁能源业务模式的积极尝试,也是融资租赁服务助力“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落地的有力举措。该项目采用的是“政府推动、企业运作、农户受益”的运营模式,在推进边远山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同时,使农村大气环境和电力安全得到了保障。
二、创新点
一是“分布式光伏+电取暖”项目,采用了“政府推动、企业运作、农户受益”的运营模式。二是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电取暖,减少燃煤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三是通过光伏发电余量上网,实现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三、应用价值
此项目既是重大能源工程也是重要民生工程,不仅推进边远山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也使农村大气环境和电力安全得到了保障,实现了多边共赢。保暖保供工作是保障民生大事,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切实做好保暖保供任务,国网租赁为“分布式光伏+电采暖”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项目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民心工程强力推进,为保障辖区居民温暖度冬打下了坚实保障。
06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改造售后回租项目
一、案例简介
A公司是一家集新型环保节能建筑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砌体材料-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获得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证书。2022年,A公司规划总投6588万元实施二期生产线技改项目,中建投租赁通过合理评估承租人收入,使用二期生产线技改项目新购入的设备等作为租赁物,开展售后回租业务,由同一实控人的另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担保,期限3年,采用月度还款方式,投放1500万元,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当地绿色建筑节能降碳提供支持。对于绿色建材业务,中建投租赁坚持要求承租人主业清晰,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鼓励方向,非淘汰和落后产能;具备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且能够覆盖有息负债利息支出;经营指标属于行业合理水平;并确保项目租赁物真实有效,合法合规。
二、创新点
围绕客户生产线技改项目新购入的设备等租赁物为其提供专业化融资服务,随企业技改项目的投产运营,每年可定向消耗当地火电厂产生的粉煤灰30万吨,实现绿色、低碳、资源化利用粉煤灰,让固体废弃物成为“城市矿产”资源,同时降低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产业链间良性循环。
三、应用价值
绿色建材是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在推进建筑节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建投租赁在深入调研企业经营情况及项目未来前景基础上,充分发挥“融资+融物”作用,用实际行动为当地绿色建筑产业和实体企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07 公交售后回租项目
一、案例简介
A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是A市唯一从事城市公交客运及城乡客运的国有企业,共有城市公交线路20条,农村客运线路22条,城乡公交线路7条,现有292台营运车辆,规划总投资5.4亿元实施市域公交一体化项目。中建投租赁使用公交车、充电桩及智能停车系统等作为租赁物,开展售后回租业务,由当地信用等级较高企业提供担保,期限3年,采用季度还款方式,投放5000万元,保障了该市全域公交一体化项目进程。对于城市公交业务,中建投租赁重点关注区域、经营及融资三方面情况,例如在区域方面,主要关注行政级别及地方财政实力;在经营方面,主要关注票款收入规模和政府补贴标准及到位情况;在融资方面,主要关注刚性负债规模及再融资能力。
二、创新点
围绕公交车、充电桩及智能停车系统等租赁物为A市公交提供专业化融资服务。近年来,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打赢蓝天保卫战,城市公交行业积极转型升级,中建投租赁大力支持绿色交通产业发展,支持新能源公交系统布局,服务城市居民低碳出行,贯彻落实“双碳”政策。
三、应用价值
A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成立年限较短,收入体量较小,是当地唯一的城市公交客运企业,具有民生保障性质,担负着A市全域公交一体化项目的重任。中建投租赁在深入调研,研究企业经营情况和项目未来前景后,为企业提供融资租赁支持,为当地绿色低碳出行贡献了力量。
08 光伏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一、案例简介
新疆A集团下属新能源公司拟投建200MW光伏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在配套了绿电专项基金和专项贷款后仍有较大资金缺口。根据客户实际需求,中铁金控租赁创新业务模式,为业主设计了联合承租人售后回租的方案,租赁期内,业主前期仅需归还少量本金,摆脱了项目建设期和运营前期资金紧张的困境,同时为新疆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绿色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创新点
通过导入业主作为联合承租人,解决了光伏行业内业主在成立初期普遍租赁物价值不足的问题;使用绿电具有国家政策导向性,该项目结合当下的新能源利用趋势,把光伏作为电源点,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开展。
三、应用价值
该业务模式通过盘活联合承租公司的存量资产,解决了具有较好现金流业主在项目建设期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当前普遍需要垫资施工的情况下,该模式在所有建设项目中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并且交易结构简单,复制、推广性较强,现公司已落地该类业务2笔,撬动施工产值20亿元。
09 海洋铺缆船转租赁项目
一、案例简介
中铁金控租赁主动开发航运资源,联合B租赁公司通过经营性租赁方式将价值3.6亿元远洋铺缆船出租给中铁A公司,助力中铁A公司从传统钢结构产业向海洋工程升级,带动产值超10亿元。
二、创新点
租赁物为全球最大、国内首艘万吨级远洋通信海缆铺设船,该船长155米,吃水8.2米,一次性载缆量可达10000吨,最大航速15节,续航能力10000海里,是目前全球最大、国内首艘挂中国旗、入级中国船级社的全天候多功能远洋铺缆船,填补了国内海上远洋通信光缆建设领域的空白。
三、应用价值
首次由租赁公司主动为主业单位导入资源,助力主业单位承揽项目,此模式应用市场前景比较广阔。租赁公司可运用自身优势和资源助力主业单位转型升级。
10 航天飞鹏无人机经营租赁项目
一、案例简介
航天飞鹏研制和生产的FH-98大型货运无人机产品在满足航空搭载业务场景需求方面具有诸多比较优势,但由于飞机价值较大且业务场景较新,客户一次性购买普遍具有一定难度,A承租人在拓展该领域业务时就面临了同样的问题,而航天飞鹏作为飞机制造厂商,既希望能够促成销售也希望能够兼顾客户需求,针对上述项目各方需求,航天租赁谨慎研判项目风险,借鉴了已实现投放的中国商飞国产飞机经营性租赁的业务模式和操作经验,以“经营性租赁+制造商残值回购”的组合业务模式,即满足了承租人为拓展航空搭载试验业务领域的能力建设使用需求,也为航天飞鹏提供了产品促销。
二、创新点
该项目的成功落地标志着航天租赁在国内大型无人机租赁业务领域已经走在前列,对于航天租赁后续无人机租赁业务的开展有着突出的意义和积极影响。该项目的成功落地表明已经形成了一套可行的、极具参考价值的交易结构和合作模式,对于服务后续无人机业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三、应用价值
对后续服务国内无人机租赁业务形成一套可行的、极具参考价值的交易结构和合作模式。
11 国内首单二手飞机资产包交易项目
一、案例简介
2017年,航天租赁支持采购中国商飞公司ARJ21-700机型首批国产飞机中的两架,其中一架飞机资产在航天租赁设立的SPV公司落地,同时该飞机资产以经营性租赁方式交由承租人成都航空使用。2022年6月航天租赁向招银金租转让了该国产ARJ21-700二手机资产包。
二、创新点
该笔资产交易为中国商飞ARJ21国产飞机二手市场的首单交易,对于ARJ21国产飞机在二手市场的评估定价具有重大意义,对中国商飞公司完善ARJ机型的产品价值体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应用价值
对ARJ21国产飞机在二手市场的评估定价以及对中国商飞公司完善ARJ机型的产品价值体系建设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12 租赁助力生物医药企业渡过疫情难关
一、案例简介
2022年1月初,元泰租赁通过了赤峰A制药企业1亿元的售后回租项目。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承租人作为世界第三大维生素B2生产企业面临较大生产经营压力,元泰租赁了解到企业融资需求后,精简流程,尽调环节中的现场环节调整为全程“线上直播”方式完成,提高审批效率,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助力企业渡过疫情难关。
二、创新点
该业务以承租人现有医药生产设备为租赁物,盘活企业固定资产,提高审批效率,并结合实际适当拉长业务期限,最大限度满足承租人融资需求。在疫情期间,承租人将维生素B1、B5车间调整为其集团提供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的原料药的前七步生产车间,有效地解决企业疫情期间财务压力及生产压力,间接助力国内新冠疫情药物的研发与生产。
三、应用价值
内蒙古地区拥有天然适合玉米生长的土壤,而玉米(淀粉)作为生物医药企业的重要原料,吸引了众多的生物医药企业来投资建厂。公司充分发挥专业化优势,优化审批模式,为生物制药企业解决资金需求。
▼
来源:租赁小伙伴 声明:本文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将在规定时间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