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深圳市融资租赁行业协会官方站,
  • 加载中...
logo
融资租赁三大传统市场展望 | 基础设施建设
时间:2025年02月11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融资租赁三大传统市场展望 | 基础设施建设

原创 马宏 新宏想法 2024年12月19日 07:0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融资租赁三大传统市场展望 | 基础设施建设


融资租赁走向2025


2024,一年将尽。笔者正在开展系列笔谈,总的主题是:走向2025 | 融资租赁,别折腾!(点击阅读)


是的。2025年,融资租赁人的最佳生存策略,就是别折腾。


上几期的主题是:


弱创新逻辑下,融资租赁人的生存策略!


强信用逻辑下,融资租赁公司的展业策略!


融资租赁公司打响资产保卫战,出了不良,年终奖还有指望吗?


保理基础债权“发虚”,万一出险,资产处置有何抓手?


融资租赁商业模式解读 | 以新能源与电力市场为例

融资租赁频发刑事大案 | 纸面合规等于没有合规


这三期,笔者简单谈谈融资租赁的传统市场。


融资租赁三大传统市场展望 | 能源电力


此外,笔者已经发布文集,聊充2024年的总结,文集链接如下,欢迎点击阅读,良性互动!


1

 点击链接阅读 

融资租赁的转型创新已经沦为空谈?

2

 点击链接阅读 

融资租赁,没苦硬吃?

3

 点击链接阅读 

融资租赁民工,过了35岁,还要继续做业务吗?

4

 点击链接阅读

保理途穷 | 建筑八大央企是保理公司们的救命稻草吗?


Leasing





融资租赁三大传统市场展望 | 基础设施建设

开 始 正 文

融资租赁三大传统市场展望 | 基础设施建设






本期的主题是基建。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基建狂魔,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高强度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本期,笔者谈谈,在地产和城投深刻转型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国建筑业深度转型的两条路径:智能化和国际化!





基建狂魔硬实力




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显示,我国正由“建造大国”向“建造强国”持续迈进。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生产规模

2023年,全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1.6万亿元。

国民经济贡献率

2023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8%,建筑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为8.8%。

市场经营主体

2023年末,全国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达15.8万家。

就业

2023年末,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达5254万人,全国农民工总量29753万人,其中从事建筑业的占15.4%。


由此可见,基建是当之无愧的国民经济第一产业。


截至2023年,全国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72.5万亿元,劳动生产率达到46.5万元/人,全国建筑业企业资产总计达到38.2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8.1万亿元,利润总额8326亿元!


在城镇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基建行业结构不断优化。2023年,全国土木工程建筑业产值9.7万亿元,房屋建筑业产值18.6万亿元,建筑安装业产值1.7万亿元,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产值1.6万亿元。在技术创新的引领下,产业转型升级,冶金、有色、煤炭、石油、化工、电力、水利、机械等建筑行业布局逐渐完备,建造流程逐渐向上游勘探设计和下游工程监理拓展,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中冶、中国化学八大央企和一部分省级地方国企为代表的基建巨头,其成为产业的支柱性力量。





改善民生真贡献



建筑业完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出行、通讯、教育、医疗条件和居住环境。



1

融资租赁三大传统市场展望 | 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2023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4.5万公里;公路里程543.7万公里。建成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59个。全国光缆线路长度6432万公里,累计建成移动电话基站达1162万个,其中5G基站338万个。截至2022年末,全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110.3万公里,燃气供气管道99.0万公里,排水管道91.4万公里,建成污水处理厂2894座。

2

融资租赁三大传统市场展望 | 基础设施建设

2023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51.3亿平方米,累计建设改造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房6400多万套。2019至2023年,全国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2万个,惠及居民超过3800万户。

3

融资租赁三大传统市场展望 | 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2022年末,建成建制镇、乡、村庄供水普及率分别为90.8%、84.7%、86.0%。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纵深推进,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超过99%,村村通宽带全面实现,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也提升至66.5%。

4

融资租赁三大传统市场展望 | 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2023年底,全国建成普通高等学校3074所,医疗卫生机构107万个,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数量分别达3246个和6833个。

5

融资租赁三大传统市场展望 | 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110亿平方米,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超过303亿平方米,节能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4%;全国城镇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超过18亿平方米,为减少碳排放,逐步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智能建造开新天




基建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基建狂魔的背后,屹立着工业巨人。现代产业的两条技术进步路线,一条是绿色化,一条是智能化。大土木建筑领域,也要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才能展翅翱翔,更高更远。


2020年,住建部、发改委、科技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60号)》,意见指出,要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有效拉动内需,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


想要深刻准确理解智能建造,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建造。肖绪文院士在《智能建造务求实效》一文中指出,建造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制造”全过程,是基于全寿命期考虑的工程立项策划、设计和施工的总称。工程建造与其他工业产品制造一样,必须立足于产品的全生命期的经济技术性能和效益的最大化。



融资租赁三大传统市场展望 | 基础设施建设

智能建造是面向工程产品全生命期,实现泛在感知条件下建造生产水平提升和现场作业赋能的高级阶段;是工程立项策划、设计和施工技术与管理的信息感知、传输、积累和系统化过程,是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控平台,在既定的时空范围内通过功能互补的机器人完成各种工艺操作,实现人工智能与建造要求深度融合的一种建造方式。


从肖院士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提取三个关键词:EIM、数字化协同设计、机器人施工。


从简洁的语言来讲,智能建造=土木工程+人工智能!


可以说,智能建造就是我国基建领域的最大的新质生产力!


我国智能建造的发展目标是:



到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产业基础、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建筑安全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大幅下降,环境保护效应显著。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


到203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





国际市场创未来



2013年以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我国建筑业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2023年,我国对外承包业务新签合同额18639亿元人民币,完成营业额11339亿元人民币,已经在国际工程市场上展现出强劲的综合竞争力!据《工程新闻纪录》(ENR)发布的国际承包商250强榜单,2023年度81家中国企业上榜,上榜企业数量和国际业务总额均居全球首位。


建设工程市场往往与一国的经济政治体制紧密相关。我国基建体制以政府投资为主导,而国际工程更加市场化。所以,我们必须对国际项目的高风险性和低利润率有充足的认知和准备。国内市场的成功经验,未必能够平移出去并继续取得成功。可以说,国际市场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基建狂魔走出去,在某种意义上是从零开始。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展 望



随着我国房地产和基建投融资的深刻转型,建设工程产能已经呈现出阶段性过剩的局面。巨量的建造能力,一方面需要进行智能化升级,另一方面亟需走出国门,拓展新的市场空间。中国工程人,埋头苦干十年,基建狂魔,必将更加强烈地震撼世界!



本文内容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原始材料详见文末【阅读原文】链接






(作者:佚名; 编辑:深圳市融资租赁行业协会)

我有话说

 以下是对 [融资租赁三大传统市场展望 | 基础设施建设]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