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深圳市融资租赁行业协会官方站,
  • 加载中...
logo
两会热议|关于展会、医疗、物流等话题,代表委员这样说……
时间:2024年02月01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两会热议|关于展会、医疗、物流等话题,代表委员这样说……

深圳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结合各自行业领域的实际工作经历,就展会、医疗、物流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听听他们怎么说——


深圳市人大代表郑春雨:

在深圳打造世界级消费电子大展


“将消费电子展打造成为全球消费电子集散地,让企业实现不出国门,亦能‘出海’。”市人大代表、台盟深圳市委会委员、深圳市翔飞达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春雨在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建议在深圳打造世界级消费电子大展。


“会展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是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重要制造基地。作为工业大市、创新强市、会展之都,深圳应紧紧围绕‘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完善‘一集群、一展会(论坛)’体系,打造世界级消费电子大展。”郑春雨认为,将消费电子展打造成为深圳年度标杆展会、世界级对外展示窗口,吸引大量国内外参展商和观众,将极大促进深圳旅游业、餐饮业、酒店业等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


郑春雨建议,市政府应给予消费电子展重大项目立项并积极争取有关部委、省级政府的支持,由市、区两级政府给予消费电子展相关政策支持,建立深、穗、港、澳四地政府共同打造展会新标杆的联动工作机制。


“办展方向要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郑春雨还关注到社会力量参与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扶持本地民营机构牵头组织筹备,鼓励粤港澳大湾区相关行业组织参与组织筹备,并依托专业化、国际化运营团队开展相应筹备工作,动员并邀请国内外著名消费电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国际性消费电子创新产业联盟,同时以产业联盟形式与其他国际组织开展交流合作。



深圳市人大代表杨燕娴:

探索建设“公交+物流”场站新体系


两会热议|关于展会、医疗、物流等话题,代表委员这样说……


超大城市如何破解产业空间瓶颈?深圳给出“向天借地”的解决方案。除了能够“工业上楼”外,市人大代表、智链深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燕娴带来了“仓储上楼”的建议。她从充分利用现有公交网络、在公交外围场站上盖仓储物流设施、在公交首末站打造区域物流转运中心、在公交站点设置配送站等角度切入,探索建设“公交+物流”场站新体系。


根据《深圳市现代物流场站布局规划》及《深圳市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策略》,深圳将规划建设“7大对外物流枢纽+30个城市物流转运中心+N个物流配送站”的三级公共物流场站体系。另一方面,国家出台的《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落实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鼓励有条件的存量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实施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


“公交网络与深圳市三级公共物流场站体系,在空间分布和功能效应上高度拟合。盘活公交场站空间资源,叠加物流仓储配送功能,一方面能为市民提供更快捷便利的物流服务,另一方面也能够反哺公共交通行业。”杨燕娴表示,通过“公交+物流”模式盘活公交站点资源,将进一步释放产业发展空间。


具体而言,杨燕娴提出可选取城市外围的大型公交外围场站,作为储藏库及后置仓,以满足快递快运类及制造业企业的物资储备需求;城市内部各区的大型公交首末站,可建设保障高效分拨的区域物流转运中心,作为前置仓、冷链库房、物流分拣中心;而嵌入在各街道的公交站点可凭借其覆盖面广、小散灵活、临近消费终端的优势作为城市末端配送站。


杨燕娴表示,通过“外围存储中心+区域转运中心+物流配送”点、线、面结合的模式,能够畅通末端物流配送微循环,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满足社区居民小批量、多批次、个性化、高品质生活物流需求,构建安全可靠、快速高效的生活物流圈及应急物流网络机制。


推进“公交+物流”体系建设还面临哪些难题?杨燕娴认为,目前主要存在部分场站面积较小、难以发挥效益,土地性质与功能规划不一致等问题。她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措施,综合考虑公交场站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因素,允许对公交场站进行综合整合开发利用,在其上盖仓储物流设施,并在项目开发申请、交通动线规划、道口设置、报批报建等方面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相关项目给予充分支持。


“城市公交运输网络与仓储物流设施都具备公共属性,两者融合对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新体系的建设也需要多方共同探索。”为此,她建议由政府主导、市属公交与物流国企共同参与,开发深圳市公交场站的空间资源盘活和综合开发利用系列项目,进一步提升“公交+物流”网络仓储物流设施的公共属性,降低社会综合物流成本,为深圳建成全球领先的基础设施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深圳市人大代表张天奉:

构建“防治康管”一体化新模式 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两会热议|关于展会、医疗、物流等话题,代表委员这样说……


深圳市人大代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党委书记张天奉带来关于构建医疗健康集团重大疾病(慢病)“防治康管”一体化新模式的建议。


2023年11月,福田区委区政府审议通过《福田区城市医疗健康集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方案规划布局组建3个城市医疗健康集团,优化辖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卫生健康服务网格化、标准化、智能化。


张天奉介绍,这3个医疗健康集团分别由3家综合性医院牵头,比如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包括1家三甲医院、1家社区医院和30家社康中心。“如何发挥综合性三甲医院优势,为辖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也是医院着力要做的事情。”


中国疾控中心资料显示,过去四十年,我国死亡率趋势从传染病转向了非传染性疾病。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这四类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约88%,医疗负担占总疾病负担70%以上。如何把这四类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做好?张天奉认为,构建医疗健康集团重大疾病(慢病)“防治康管”一体化新模式,可以在其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张天奉进一步解释,“防治康管”即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康复和慢病管理。在疾病预防上,开展“HCF”模式,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健康共建项目,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居民健康保障体系;拓展疾病筛查范围,对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在社康推广中医治未病适宜技术,逆转疾病的发展进程。


对于疾病治疗,张天奉表示,应定期选派专家到社康出诊,并在社康开展临床技能培训;一些专家号源、检查检验、住院床位预约权限也应向社康开放,让居民在家门口即可预约到医院相应的诊疗项目;此外,还应为大病和重病患者开设从社康直接转诊到医院的绿色通道。


疾病康复如何做到医院社康一体化?张天奉认为,一方面建立住院管床医生与社康医生全链条衔接机制,住院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转诊到社区医院进行康复治疗,重大疾病患者出院后由社康医生无缝对接进行跟踪随诊;另一方面,建立更多家庭病床,把医院病床和家庭病床有机联动起来,实行医院和社康医护联合查房,提高家庭病床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上述举措可以有效缓解三甲医院病床紧张的压力。


在慢病管理方面,张天奉建议,各医疗健康集团要为慢病患者提供“宣教-筛查-预防-治疗-康复-管理”的全周期、闭环管理模式;打通社康与医院、医院和医院之间的信息堵点,尽快实现全市医疗机构检查结果共享互认;设立慢性病联合门诊,组建1(全科医生)+1(专科医生)+1(公卫医师)+1(护士)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打造用户端“掌上健康管家”,让患者“一屏看尽”自己的健康指标,成为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这对于慢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深圳市人大代表曾常青:

建立法律服务市场监督管理平台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作为一名来自法律界的代表,我重点关注深圳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营造和优化。”1月28日,深圳市人大代表、广东宝城律师事务所主任曾常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1月30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作为深圳市人大代表,曾常青此次共准备了10项建议。其中,有半数建议聚焦于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优化。


2023年8月,深圳市发布《深圳市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深圳将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以高质量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获得规范、专业的法律服务,我呼吁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净化法律服务市场,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曾常青告诉记者,在司法行政机关行政管理和律师协会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下,律师行业已经形成了严格的准入、宣传、收费、投诉、调查、惩戒与维权监管机制。但数量巨大的法律服务公司游离在法律服务市场的监管之外,这些公司人员未取得律师执业证书,却以律师名义非法招揽法律业务。这种现象不仅阻碍了法律服务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也对法治城市和法治社会的建设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据介绍,为更好地了解“法律服务公司”存在的各类问题及影响,深圳律师协会于2022年3月28日启动了“法律服务公司专项调研”,先后召开多次专项调研会议,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摸底深圳法律服务公司现状,排查统计深圳非律所提供法律服务的具体情况。旨在为规范法律服务市场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与建议参考。


调研显示,截至2022年7月30日,深圳存续在业的法律服务公司达20万家。法律服务类企业通常招募大量未取得法律从业资格的人员假冒律师身份违法开展律师事务所业务,误导人民群众混淆咨询公司业务和执业律师业务,并通过电话推销、网络销售、地面推广等各种方式,以“零风险”“未胜诉全额退款”“与办案人员具备特殊关系”等虚假承诺进行违法违规宣传,违法违规承揽、办理案件。


针对这一庞大的法律服务群体的监管问题,曾常青建议有关政府部门重点针对法律服务类公司的经营范围、广告宣传、虚假承诺与不正当竞争等问题,开展违法违规从事法律服务业务专项整治。同时,建立起常态化的法律服务市场监督管理平台,进行有效监管;并定期整理公布对法律服务类公司查处情况,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引导。


“良好的法律服务市场环境是律师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我们希望能营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法律服务市场秩序,以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市场环境助推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曾常青表示。



深圳市政协常委房涛:

赋予行业商协会新角色 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




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市人大社会工委委员房涛就其今年主要关注社会组织、行业商协会的发展问题展开深入阐释。


赋予行业商协会“副链长”新角色


“被称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优必选,很早就是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的成员,多年来和协会一起成长。在深圳众多行业协会中,是否还能走出下一个‘优必选’?”房涛怀着憧憬说。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深圳共登记社会组织10498家,其中行业商协会738家,占比7%。房涛指出,深圳在社会组织发展方面位居全国前列,行业商协会在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参与市场拓展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


为了凸显行业商协会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房涛建议:“把行业商协会聚集起来,赋予他们‘副链长’的新角色,明确其在产业链中的协同地位,更好地推动行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此外,房涛建议确立社会组织主体地位,率先激活行业商协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功能,完善政策扶持体系,以推动深圳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开展“三大计划”助力行业商协会发展


“目前,行业商协会发展呈现碎片化的状态,资源分散。”房涛建议实施“标杆组织扶持计划”,通过打造行业商协会集群,整合产业链资源,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此外,房涛还提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她认为,应积极开展“核心人才激励计划”,通过提供不同梯度的奖励补贴和设立一次性奖金、专项津贴等多元化激励手段,吸引、培养和留住更多优秀的核心人才。


除此之外,实施“服务空间供给计划”显得尤为关键。房涛表示:“倘若能构建一个类似于集约孵化器的行业商协会聚集地,便可将性质相近的行业汇聚一堂,从而催生出更为显著的集群效应。”她强调,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减轻商协会的经济压力,不仅能够增强其服务行业的持久性,还有助于提升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韧性。


让行业商协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房涛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提案内容和思考。她希望一系列有力的措施,释放行业商协会在经济发展中的潜能。


房涛强调,要让行业商协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并培育出更多领军企业,首要任务是巩固和提升行业商协会的法律地位。她建议给予行业商协会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资助,以助其摆脱当前主要依靠会员会费和政府购买服务来维持运营的局限,从而拓宽发展空间,增强社会影响力。


房涛再次以“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为例进一步解释道:“市机器人协会通过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权威科研机构紧密合作,积极参与全国性赛事和活动,不仅获得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和创新灵感,还为其会员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发展机遇。”她认为,这种成功的合作模式值得在其他行业商协会中广泛推广,以共同推动行业的繁荣与进步。


同时,房涛建议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在经济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行业商协会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其继续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对会员企业的支持力度。


最后,房涛还提出将行业商协会纳入营商环境优化的重要考量之中。她认为,应打破“企业主体”的限制,将行业商协会视为同等重要的申报主体,在政策申请、资金扶持等方面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深圳市政协委员曹艳:

让孤独症家庭得到来自社区的关爱


“应秉持‘有爱无碍’的人文情怀,利用社群效应,让孤独症家庭得到来自社区的关爱。例如,表彰优秀帮扶家庭和个人,评选‘爱心家庭’‘社区好人’。”市政协委员、深圳关爱行动“十佳爱心人物”、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党委书记曹艳在《关于打造中重度孤独症人士在社区融合中的支持体系的提案》中建议,开发孤独症人士的家长资源,使家长成为社区招募的工作对象,一方面了解家庭需求,另一方面传递社区的关爱。



深圳市政协委员刘丹宁:

科技赋能构建多元“慈善+”生态系统


“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慈善组织486家,培育实施了2万余项公益项目,打造了一批知名度高、公信力强的慈善品牌。” 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慈善会副会长刘丹宁说。如深圳市儿童医院与深圳市关爱办于2014年共同发起“深圳市儿童医院•Vcare关爱空间”项目,探索人文医学关怀新模式。深圳市文明办、深圳市关爱办等单位主办“步步行善”新年网络公益行动,探索“关爱+互联网+健康”公益新场景。刘丹宁建议,深圳应充分发挥科技之城、创新之城优势,以科技赋能公益慈善创新,加快构建多元“慈善+”生态系统。具体而言,以“慈善+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拓宽慈善捐助渠道,为民众提供多种便捷的捐赠方式,如小额捐赠、捐步等;通过“慈善+金融”的创新手段,推动完善配套政策,鼓励社会各界设立慈善信托,拓宽慈善参与渠道;推动“慈善+生态”的发展,进一步释放慈善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价值。

来源:深圳特区报、读特新闻、深圳大事件、深圳发布

声明:本文仅供学习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将在规定时间内予以删除。

(作者:佚名; 编辑:深圳市融资租赁行业协会)

我有话说